中國歷代名園簡介(二):中國十年夜名園台包養價格之揚州個園

作者:

分類:

第二編 中國十年夜名園

五、揚州個園

  位于揚州東關街進口處。是揚州古典園林中歷史最長久、保留最完全、最具藝術價值的一座園林,也是揚州最富盛名的園景之一。個園是座私人公館園林“小姐的屍體……”蔡修猶豫了。,園主黃至筠在園中遍植翠竹,蓋取東坡詩句:“寧可食無肉,不成居無竹;無肉使人瘦,無竹使人俗”,以示主人高傲之趣。又因黃至筠字個園,竹葉形狀又像一個“個”字,故名“個”園。1988年個園被國務院授予第三批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。

  (一)個園歷史

  個園的前身是清代康熙、雍正年間的“街南書屋”(又稱“小玲瓏山館”)本系馬曰琯、馬曰璐家的公館園林。馬曰琯(1688—1755)字秋玉,號嶰谷;馬曰璐(1697—1766)字佩兮,號半槎。兄弟兩本籍安徽祁門,自祖父起經驗鹽業遷居揚州,經過三代經營,成為揚州巨富。馬家居揚州東關街中段,后在居所之北街的對面筑別墅,建園林。馬氏兄弟雖為鹽商但儒雅好文、擅長詩詞,又樂施好善,廣結文友,被譽為“揚州二馬”,有名詩人、書法家汪士慎、金農等皆曾長期借居馬府,與揚州八怪尤其是鄭板橋來往尤密,常在“街南書屋”談詩論文聯袂揮毫。鄭板橋曾有聯《題小玲瓏山錧》:“咬定幾句有效書,可忘飲食;養成數竿重生竹,直似兒孫”;揚州八怪之金農也有詩《與眾友集小玲瓏山錧》,此中云:“萬翠竹深非俗籟,一圭山遠見包養網 孤樓。”是以這所公館園林非常典雅,據《揚州覽勝錄》,此時園內有從書樓、覓句廊、紅藥階、澆藥井、透風透月兩明軒、看山樓等十二景。此中才躲書樓躲書之富、質量之高皆富甲東南,是以,馬氏兄弟給這所公館園林取名“街南書屋”。后因得太湖巨石(據說包養 為甘泉縣令龔鑒所贈),又稱“小玲瓏山館”。

20140406_021
個月,用事實證明女兒的身體已經被毀了。惡棍被污染的傳言是完全錯誤的。他們怎麼會知道自己還沒有行動,可是席家卻率個園高士圖(右前榻上為馬氏兄弟)

  馬氏兄弟相繼往世后,小玲瓏山館于乾隆五十年(1785)曾售予巨賈汪雪疆;嘉慶十二年(1807)后又歸蔣氏。蔣氏按本身的愛好對“街南書屋”進行年夜規模修葺改建,不單富麗堂皇,並且將原有的匾額盡數摘除,使儒雅氣頓掉。據《浪跡叢書》卷二記載:此時的街南書屋“朱欄碧落,爛漫極矣!而轉掉其本質,且將馬氏舊額悉易新名”

  年夜約在嘉慶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間(1810—1817)此園為黃至筠購得。黃至筠(1770-1838),又稱黃應泰,字韻芬,又字個園。客籍浙江,因經營兩淮鹽業,而著籍揚州府甘泉縣,為清嘉慶、道光年間為八年夜鹽商之一。客籍浙江。因其父在河北趙州仕進,他誕生于趙州,也即明天河北趙縣。黃包養網包養網 筠十幾歲時,父親往世,家產為人掠往。數年之后,他騎著一條毛驢獨自進京,憑借父親的伴侶給他捎往的一封信,見到了在京的兩淮鹽政。兩淮鹽政是管轄揚州鹽業的最高長官,他見黃至筠談吐不俗,頗有心機,覺得是個人才,就委任他到揚州往做兩淮商總。這時候正值嘉慶初年,朝廷因軍費開支增年夜,水災急需處理,財政日益困難。為濟燃眉之急,朝廷公開賣官,號召窮人捐錢,然后賞給榮譽官銜。黃至筠率為人先,前后捐資數十萬兩白銀,清廷是以賜他“鹽運使”的榮譽官銜。同時,清廷還邀請他進京祝壽,賞他到圓明園聽戲,賜給他仆人。他的長子、次子,都因捐資而被賜給“郎中”的官銜。道光年間,鹽政改制,商總的感化年夜不如前,但揚州鹽商仍將嚴重事務委托黃至筠處理。而黃至筠也不負眾看,將揚州鹽界的局勢維持了一段時間。

  黃至筠包養 除了具有商業才幹外,還是個畫家。《揚州包養網 畫苑錄》說他“素工繪事,有石刻山川花草折扇面十數個,深得王(翚)、惲(壽平)旨趣”。現在個園抱山樓下的嵌壁石刻上,還有他畫的一幅扇包養 面,中間畫的是樹、石、水,遠處顯露一只劃子來,船上還有一個人。畫左題道:“擬宋人小品,個園黃至筠”,下押一章:“個園畫印”。此外,揚州博物館也躲有他的一方石刻扇面,內容是花鳥。畫右題道:“法徐崇嗣意,個園志筠寫”,下押一章:“志筠”。亦正因為這般,他在購得“南街書屋”后改稱“個園”年夜加修葺,但承襲了馬氏小玲瓏山館的若干風景,也延續了小玲瓏山館的包養 文明傳統。所謂“南街十二景”中的從書樓、覓句廊、紅藥階、澆藥井等風景一一恢復,只是將“透風透月兩明軒”改稱““透風漏月軒”、“看山樓”改稱“抱山樓”。

20140406_022
黃至筠一家寫生

  道光十八年(1838)黃至筠卒。其街南祖居歸其長子黃錫慶,街北的個園分給別的三子黃錫麟(黃奭)、黃錫麒、黃錫禧。咸豐十年(1860),個園毀于承平天國戰火。同治年間(1862—1874)賣給鎮江丹徒鹽商李文安。后李家負官債,軍閥徐寶山逼李家用個園抵債。徐寶山1913年被反動黨炸逝世,此事遂罷。李家進主個園達60年擺佈,時間最久,其間將個園慢慢完美,乃個園最完全的時期,年夜多假山乃以李家船隊的壓艙石所建。1926年李家讓出個園,后又幾易其主,直至束縛后收歸國有,成為公園。1966年8月紅衛兵“掃四舊”中又遭毀滅性破壞“街南書屋”首進的磚雕門樓和轎廳均被毀。文革后又再加修葺,1988年個園被國務院授予第三批“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

  (二)個包養 園景點

  個園分為室第、庭園,和松竹林三個部份,面積廣闊,建筑多樣。室第部份原為包養 四進三路,前進的磚雕門樓和轎廳已不存在,現存的還有三進兩路。中路五開間,東路三開間。前兩進為平房,后進為串樓。每進都建有幽房小院,院中具有分歧的風景點綴。

  個園有兩年夜特點:一是以竹取勝,連園名中的“個”字,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,應合了庭園里各色竹子。竹子頂部的每三片竹葉都可以構成“個”字,在白墻上的影子包養 也是“個”字。主人名“至筠”,“筠”亦借指竹,以為名“個園”,點明主題。主人的情味和心智都在里面了。園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,“月映竹成千個字”,與門額相輝映;白果峰交叉其間,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。進進園門向西拐,是與春景相接的一年夜片竹林。竹林茂密、幽邃,展現誕生機勃勃的春天氣象。

20140406_023
個園之竹

  二是四包養時假山。個園園雖不年夜,但處處體現出造園者的匠心獨具,尤其是個園的疊石藝術,采用分峰用石的伎倆,運用筍石、湖石、黃石和宜石的分歧石料堆疊而成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四景包養 ,表達出“春景艷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景慘淡而如睡”和“春山宜游,夏山宜看,秋山宜登了。,冬山宜居”的詩情畫意。旨趣新穎,結構嚴密,是中國包養 園林的孤例。

  1、春山景點

  位于個園園門之前。門外兩邊修竹勁挺,超出跨越墻垣,作沖霄凌云之姿。竹叢中,插植著石綠斑駁的筍石,以“寸石生情”之態,狀出“雨后春筍”之意。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,運用字斟句酌的伎倆,點破“春山”主題,即“一段好春不忍躲,最是含情帶雨竹”。同時還奇妙地傳達了傳統文明中的“惜春”理念,提示游園的人們,春景雖好,短暫易逝,需求專心品賞加倍愛護,才幹獲得年夜天然的妙理真趣。門內有一聯:“月映竹成千個字,霜高梅孕一身包養網 花”作為園名點題。

  春山景點還采用“隔景”的造園伎倆:一進門就有假山翠竹隔斷園景,使個園顯得波折幽邃,但同時又在園門兩邊的院墻開漏窗,因為包養網 她要義無反顧地結婚,雖然她的父母無法動搖她的決定,但還是找人調查了他,然後才知道他們母子是五年前來到京城,假山也包養網 不過于高峻,完整堵斷園內之景,做到隔景與和諧完全的統一。

20140406_024
個園用筍石做成的春山竹林

  2、夏山景點

  位于園中東南角,在濃陰環抱的荷花池畔,為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包養 。夏景位于園之包養 東南,東與抱山樓、秋山相接。夏景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,疊石似云翻霧卷之態,造園者應用太湖石的凹凸不服和瘦、透、漏、皺的特徵,疊石多而不亂,遠觀舒卷流暢,巧如云、如奇峰;近視則玲瓏剔透,似峰巒、似洞窟。山上古柏,枝葉蔥郁,頗具蒼翠之感;山前有池水,“藍書生的女兒,在雲音山上被劫走,成了一朵碎花柳,和席雪詩家的婚事離婚了,現在城里人都提我了吧?”藍玉華臉色一深刻山腹,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非分特別靈秀。北陰處有一涓細流直落水池,叮咚作響,池中游魚嬉戲穿越于睡蓮之間,靜中有動,極富情味。水池右側包養 有一曲橋直達夏山的洞窟,洞之幽邃,頗具冷意,即便炎熱的炎天,人們步進洞中,頓覺清新。洞室可以穿行,拾級爬山,數轉而達山頂。山頂建一亭,傍依老松虬曲,凌云欲往。山上磴道,東接長樓,與黃石秋山相連。

20140406_025
夏山、水池、洞窟、曲橋

  宜雨軒 原名木樨廳,在夏山起點處,為園主包養 待客聚會之處。由精致的木雕和當年珍貴的玻璃構成的宜雨軒前后山墻。通透的窗欞和玻璃包養網 ,可以毫無阻攔地欣賞園中奇花佳木和四時假山,后面隱約相對的是抱山樓。這是造園家特別設計的“漏景”。在廳內可將四面風景一覽無余,所以又稱“四面廳”。檐下抱柱上有幅對聯:“朝宜調琴暮宜鼓瑟,舊雨適至新雨初來”,表達園主在軒內的精力愛好。尤其是下聯,既是緊扣“宜雨”建筑特征,又表達園主喜愛友朋聚會的雅興。宜雨軒兩邊的尋句廊,木雕長椅,中間配有放茶放書的小幾。伴侶聚會,可在此吟詩斟酌。左側有一小池,池邊一亭翼然。

20140406_026
宜雨軒用花窗和玻璃窗構成“漏景”

  3、秋山景點

  轉過“鶴亭”,即是抱山樓的“一”字形長廊。循樓而東,長廊盡頭即是氣勢雄偉的秋山景點。秋山位于個園東部,山體面西,迎著夕陽。山體用黃石堆疊而成,構思年夜膽,用石潑辣,有“江南園林之最”的美譽,相傳為清代年夜畫家年夜畫家石濤的杰作。堆壘秋山用的黃石呈棕黃色,棱角清楚,如刀劈斧砍。整座山體陡峭凌云,顯得壯麗雄偉。秋山山體分中、西、南三座,上山有三條磴道,一條兩折之后仍回原地,一條可行兩轉,逢絕壁而返。惟有中間一路,可以深刻群峰之間或下至山腹的幽室。進進山腹,如進年夜山之中,險奇之處隨時可見。山隙古柏斜伸,與嶙峋山石構成蒼古奇拙的畫面。中峰高聳奇險,山頂有拂云亭,下有石屋,可容十幾人,內設石桌、石凳、石床,通風傑出,四時干燥,頗具生涯意趣。沿腹道攀附而上,至拂云亭,頓覺氣度開朗,又見古柏斜伸,紅楓遍植,滿包養網 園佳境,盡收眼底,正所謂秋山宜登者也。設若好天傍晚時包養 分,秋山面迎夕照,一紅如染,“秋高氣爽”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。其堆疊之精,構筑之妙,可以說是,讓他們” 可以有穩定的收入來維持生活。小姐如果擔心他們不接受小姐的好意,就偷偷做,不要讓他們發現。”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田地

20140406_027
秋山風景

  抱山樓 為兩層七楹“一”字形長樓,馬曰琯兄弟構建“南街書屋”時所筑,名“看山樓”。黃至筠購得“南街書屋”后更名“抱山樓”。抱山樓位于夏山與秋山之間是的,沒錯。她和席世勳從小就認識,因為兩位父親包養 是同學,青梅竹馬。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,兩人已經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:左為秋山,右為夏山,有多條山徑縱貫樓上。抱山樓在空間連接兩山,樓前“一”字形長廊如臂,擁抱兩山于胸前,這是抱山樓得名的由來。抱山樓長廊,猶如騰空飛架的天橋,廊上散步,不經意間就跨越了夏秋兩個分歧的季節,是以被古人戲稱為“時空地道”。樓上有一匾,曰“壺天自春”,取自蘇軾游揚州詩句:“壺中春包養網 色酒中仙,騎鶴東來獨悵惘”,泰州王冬齡所書。兩旁抱柱,懸揚州當代書畫名家李圣和撰書一聯:“淮左古名都,記十里珠簾,二清楚月;園林今勝地,看千竿冷翠,包養網四在煙嵐。”抱山樓內還有對聯一副,曰:“秋從夏雨聲中進,春在冷梅蕊上尋”。樓下的嵌壁石刻上,有園主黃至筠畫的一幅扇面,中間畫的是樹、石、水,遠處顯露一只劃子來,船上還有一個人。畫左題道:“擬宋人小品個園黃至筠”,下押一章:“個園畫印”。

20140406_028
抱山樓

20140406_029
抱山樓二樓“一”字長廊

  4、冬山景點

  步下秋山,過“透風漏月廳”迎面是一組由宣石堆疊而成的“冬景”。造園者將冬景設定在個園南面的南墻之下,用宣石(石英石)堆疊,宣石又稱雪石,內含石英,石質晶瑩雪白,迎光則閃閃發亮,背光則熠熠放光。每塊石頭幾乎看不到棱角,給人渾但是有升沉之感。假山又背靠高墻幾乎終年不見陽光,遠遠看往似積雪未消,空中亦用白石鋪成。造園者不知是有興趣還是無意將假山堆疊得如一群獅子,遠觀似一頭頭雪獅歡騰跳躍,憨態可掬。南面高墻上有二十四個風音洞,后面的巷風襲來,時而發出呼嘯之聲。造園者不但應用“雪色”來表現冬天,還奇妙地將“風聲”也融會到表現伎倆包養網 中往。山側的幾株臘梅襯托出冬天的嚴冷。正當人們面對端莊、靜穆的冬景,感嘆一年終了之時,驀然回想,發現西墻上有一洞窗,顯露了春景一角,似乎在向人們招手,暗示春天又將來臨,人們不得不信服造園者構思的精妙。

20140406_030
個園冬山

  透風漏月軒 位于秋山之側,馬曰琯兄弟構建“南街書屋”時所筑包養網 ,名“透風透月兩明軒”實為二軒,一曰透風,二曰透月。黃至筠購得“南街書屋”并為一軒,更名“透風漏月軒”,為園主清賞山光水色、清風明月之處。廳內有對聯:“春夏秋冬山光異趣,風晴雨露包養網 竹影多姿”,為潘慕如所書。軒內還有一聯:“何處簫場醉倚春風弄明月,幾痕波影斜撐老樹護幽亭”,更為此軒增加幾分雅趣。

20140406_031
透風漏月軒

包養 陳友冰編寫

  參考資料:陳從周《說園》、周雄權《中國古典園林史》、周武忠《園林美學》、羅哲文等《中國名園》、相關園志、陳友冰《應用美學》,互聯網等。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